概述
液壓靜力壓樁機因其快速、無噪音污染、無廢氣污染、無泥漿污染等優點,已廣泛應用于房屋建筑、橋梁基礎、機場路基、有軌和無軌路基的預制樁基礎施工。目前很多城市已明文規定市區內只允壓樁機施工,液壓靜力壓樁機正在逐步取代其他各種傳統樁基礎施工設備。
20世紀90年代初,由中南大學(原中南工業大學)液壓機械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研究開發的ZYB系列液壓靜力壓樁機,從90年代初的第一代基本型發展成到現在的第十二代L型,可滿足80-1500噸壓樁力、管樁直徑300-1000、方樁邊長150-1000的樁基礎施工,相應的單樁承載能力從40-750噸。
ZYB系列液壓靜力壓樁機06年獲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經費支持,07年獲國家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經費支持,依托中南大學的技術支持和近20年生產使用經驗,集7余項專利技術于一身,暢銷全國二十幾個省及香港、澳門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緬甸、越南、南非、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。
主要結構性能特點
1. 國家創新基金支持的國家重點新產品,國際先進技術水平。
2. 壓樁速度快:曾創日壓樁1700米記錄;
3. 采用專利技術,設置專門支腿,支腿油缸不承受橫向力;
4. 采用專利技術,壓樁機不通過夾樁油缸而由夾樁箱直接傳遞到鉗口,夾樁油缸不受壓樁力而壽命獲得大幅度提高;
5. 采用專利技術,樁與導軌自動保持平行;
6. 采用專利技術,低壓樁力時的壓樁速度提高一倍;
7. 按疲勞強度理論優化設計, 疲勞壽命大于15年。
8. 與同類樁機比較,夾樁鉗口與樁的接觸面積提高1倍以上,不存在樁被鉗口夾壞的情況。
9. 壓力補償式自動變量泵, 實現準恒功率輸出,工作無溢流功率損失。
10. 特殊的液壓管路及其冷卻系統設計,在任何氣溫條件下系統都能正常工作。
11. 長短船內部網狀肋板和外圍包邊結構設計,保證船板踏在400直徑樁頭上時,至少有2塊內部肋板受力,其底板抗穿孔能力提高40%。
12. 自帶吊機可實現包括自身長短船在內的,除機身以外所有部件的吊樁。(小型機)
13. 邊角樁架與機身焊成整體,與同類機的活動邊樁架比較,邊樁架強度和剛度提高30%。
14. 與同類機比較,邊角樁中心離吊機側支腿距離減少約20%,即同樣布置的樁機重量,其壓邊樁能力提高20%。
15. 自帶與主機液壓系統成一體的封閉式加油過濾系統,只需將隨機配送的吸油管插入油桶即可加油,避免用外帶加油車加油因開式而產生的油液污染;只需操縱一個切換開關即可隨時對油箱中的油進行過濾處理。
16. 主機泵組布置在吊機可吊的位置,相對把泵組布置在操縱室底部只能人工臺移泵組,維修方便,維修時間減少80%
17. 整體式球頭壓蓋和螺栓螺母連接方式,與分體式球頭壓蓋和在球頭座上攻絲的螺紋連接方式比較,連接可靠,避免球頭座因螺絲損壞而不得不更換球頭座。
18. 行走機構帶獨立導向輪組。避免帶邊軌輪因輪邊磨損變形而不得不更換軌輪。
19. 行走輪軸與輪架活動連接。避免因行走輪磨壞而不得不更換整個行走機構。
20. 配重梁布置在支腿油缸外面,配重布置空間增加40%。
專利技術特點
1. 專利技術—鉗口自動調心擺動夾樁機構。鉗口姿勢自動適應樁的形狀變化,使鉗口損壞樁的可能性降到1%;壓樁力通過夾樁箱直接傳遞到鉗口,保護夾樁油缸不受壓樁力的損傷;夾樁油缸與壓樁油缸匹配設計,夾持可靠,不存在因壓樁和夾樁匹配不當引起樁與鉗口的打滑;設置2側可擺動但不移動的鉗口,樁的定向準確。
2. 專利技術—長船行走雙車驅動連桿機構。解決單車驅動力集中在一個支腿上而容易損壞支腿的問題。
3. 專利技術—懸臂外卡與機身鉸軸連接設計。與同級插入式懸臂結構相比,懸臂鏈接的剛度和強度提高30%, 主機工作穩定可靠,轉運時懸臂折疊無須拆卸,主機轉移非常方便。
4. 專利技術—支腿油缸帶保護套(420噸以上機)或支腿油缸倒置(360噸及以下機)。避免支腿油缸活塞桿因受較大橫向力而被損壞
5. 專利技術—多檔位壓樁加速控制,與非加速系統比,最大壓樁速度提高一倍以上。
6. 專利技術—橫移回轉自動復位機構,確保兩短船導軌自動保持平行,避免因導軌不平行引起機器的損壞。
7. 專利技術—鉗口軸向油缸驅動和徑向彈簧復位的夾樁機構??蓪崿F8瓣鉗口結構,夾樁更均勻可靠;每2瓣基圓礎口驅動1塊徑向彈簧復位的方鉗口,可實現方樁施工;壓樁力通過夾樁箱直接傳遞到鉗口,保護夾樁油缸不受壓樁力的損傷。
施工案例